不知不覺中,垃圾分類新規已經實施了近7個月。垃圾分類從一種“新鮮事”變為北京市民的“平常事”。為了不斷深化這件“關鍵小事”,促進環境升級、撤桶并站,東城區東花市街道打造出以“棗花小棧”為代表的花園式桶站。最近心靈手巧的花市人又把垃圾分類玩出了新花樣,對桶站和閑置書屋進行合并改造將它們升級為“花小盒”——一個鄰里互助生態循環屋。
小屋的外觀看起來確實不錯呢。這個屋里又有什么奧妙?今天小編就帶你去逛逛這個有趣的花市新地標
一、花園式桶站
“花小盒”位于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忠實里社區遠洋德邑小區內,它的外側是一個垃圾桶站。
這里整齊碼放著一排分類垃圾桶,墻上的說明書和地上鋪設的彩繪地膠都在講解垃圾分類知識。垃圾桶上方的遮雨棚還帶有“機關”,只要一拉把手,就能打開桶蓋,讓扔垃圾變得更加干凈衛生。旁邊的墻上還貼心地配有一盒免洗洗手液,如果不小心弄臟了手可以及時清潔。
二、花藝手工坊
沿著彩繪墻往里走,你就能看到“花小盒”的全貌。先別急著驚嘆,這座粉色小屋的內部更加別有洞天。
展示柜上的一件件手工藝品,都出自社區居民的巧手。當燈光亮起時,仿佛會發光一般格外精致、燦爛。
比如這幾束栩栩如生的手工花朵,都是社區居民李春英設計并制作的。你能看出來,原材料其實是玉米皮、塑料袋、吸管等廢舊物品嗎?
“這些手工都是我們用家里的廢舊物品制作的,既活動了手和腦,又能節約資源!”社區居民王秋敏做的小花籃也在這里,她說大家把自己的作品送給“花小盒”作為落成禮物,也是為宣傳環保盡一份心意。